close


撇開宗教信仰,廟宇是東方建築藝術以及民間藝術展現最多的地方,


處,不論是平圖彩繪或是擂金彩繪或門神彩繪,,木雕石刻裡的圓雕浮雕到


雕,吉祥物的飛簷脊帶,殿內螺旋藻井式的天花板,象徵「暮鼓晨鐘」一詞的


鐘樓鼓樓,天井、書法碑帖...等。


抱著這樣的心情拍照,一窺曾為廟宇建築貢獻的工匠虔誠心意。



鹿港天后宮於建立於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歷經嘉慶二十年


(181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昭和十一年(1936年)、大正11年


(1922年)的重修,始有今日的建築規模。


鹿 港天后宮前廣場原為紅磚地坪,民國四、五十年代,全省各地媽祖廟紛紛至


鹿港天后宮進香,為迎接廟宇的進香團,天后宮均在廣場前搭起臨時的牌樓,


以示歡迎進香之意。因應電子化,牌樓下方的跑馬燈形成了有點怪的古今的對


比!




三川殿的屋頂採用重簷歇山式的造型,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


類型的屋頂,天后宮的作法相當特別。


三川殿為五開間建築格局,兩旁為八卦門,正門的空間則往內延伸,形成一凹


壽的格局,營造出三川殿空間的層次美感。








三川殿的屋頂採用重簷歇山式的造型,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類型的屋頂,天后宮的作法相當特別。鹿港天后宮的建築規模恢宏壯觀,廟宇格局為三進二院,分別為前殿(三川殿)、正殿及後殿。
三川殿為五開間建築格局,兩旁為八卦門,正門的空間則往內延伸,形成一凹壽的格局,營造出三川殿空間的層次美感。三川殿前步口,屋簷下方的牌樓斗栱,除了有橫、縱兩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栱出挑,形成有如網狀的格子,稱為「網目斗栱」,栱身為如意造型,又稱「如意斗栱」, 此種作法在溪底匠派所建造的廟宇均可看見,如:艋舺龍山寺、彰化南瑤宮、北門南鯤鯓代天府、新竹城隍廟…等。在天后宮的三川殿也可看見螭虎栱,有的前瞻,有的回首,交替疊置,表現出匠師建構廟宇時的意象及巧思。


天后宮三川殿精采的石窗透雕,剔地起突的龍虎石雕,精緻的彩繪及棟架上的


木雕,皆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匠師工藝。


后宮有三對龍柱石雕,分別位於三川殿、正殿及後殿。其造型為單龍盤柱,


多鏤空雕,四爪握珠之造形,柱上裝飾有蝦、螃蟹、魚、鰲魚、八仙及封神榜


人物。龍柱層層疊置,內枝外葉,雕琢華麗,為免龍柱遭攀爬破壞,廟方於柱


外加裝鐵籠,以保護精緻的雕刻。




三川殿前步口,屋簷下方的牌樓斗栱,除了有橫、縱兩向斗栱外,另外增加斜


栱出挑,形成有如網狀的格子,稱為「網目斗栱」,栱身為如意造型,又稱


「如意斗栱」



殿為重簷歇山式的建築,殿宇面寬為三開間的格局



兩廊為天后宮的鐘鼓樓,每逢迎神賽會即鳴鐘敲鼓,以示歡迎。



正殿內棟挑高空間,架上的木雕,大多為潮州及泉州匠師所施做


御路石雕刻則有牡丹鳳的裝飾,兩側露階欄杆有蓮花的造型,皆為青斗石材


質。左右兩旁並開有二個拱門連接左右廂廊,廂廊內供奉有境主公與註生娘


娘。








 



 










 





後殿中許多感人的故事,靜靜藏身在各樑柱、壁面之浮雕、圖繪裡。


作品中主要是描述忠孝節義的故事,如二十四孝,


三國演義,醒世恆言、善惡因果...等歷史故事。





 天后宮的屋簷



燻黑的香爐與虔誠的信徒



 


記得上一回拍廟宇是在07年的上海,再來是在金門,


說真的,廟宇的建築真的很有味道,但我真的不太會表現。


這天的天空非常混著一片灰,屋頂上的剪黏工藝就沒有再多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悠遊生活的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